文/吃的最胖
0 c3 b; y( P1 [+ G( a4 K$ R- B: `5 A1 |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实现两大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我认为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多注意一下几点。- Z2 a( k4 {/ A6 _8 u
) S! F6 A% M. {& A5 C" H; q1 r
一、激发兴趣1 `# I5 B. I9 h2 |" W. {2 s
$ Q' W' z% B. ~# l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强烈愿望,因此化学课的教学要增强趣味性。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化学课上多设计的几个小实验,例如“烧不坏的手帕”、“吹气点火”,先让学生对无中生有、相互矛盾的现象产生疑问,再用化学知识作深入浅出的分析,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 m0 B R% a1 K& s' \) f+ P+ v" C8 r' E- a5 u8 ?: V
二、树立学习目标
2 H) L% x& F# L/ Q
1 |' Z% D9 G/ T8 Q$ M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学生本身的认识能力却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应及早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设定目标要稍有难度,要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感情。' T( l { g- p' A6 U) Q& ~
2 {- E B/ H5 l$ f# I5 ]4 j- T4 x9 _$ {* J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K: f+ q+ i! Q6 b$ z5 H3 [0 j
q' l' k) G. z% N9 f
新课程现行教材有多种版本,而每种版本教材的编写各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多研究几套教材,理清编者意图,把握知识脉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结合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对知识体系进行统筹安排,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q5 n# a+ M, M. t J2 O$ [
7 @. A4 d& N% `6 K. W3 O3 S
四、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5 _& ^9 Y4 t+ x# F; `# [
( o# v0 @( B. {' s4 Z2 e# a现代化学从过去单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发展为不仅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化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学科,还是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极为密切的一门自然科学。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行合作式学习,使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转向开放式的教学模式。5 t0 d0 |3 s6 P7 z9 G9 ]8 v
' `7 u2 B. _2 j h
五、创设良好的思考空间
* V" `& u$ u! d5 H
( Z. e* i7 _) b0 q8 C/ ]2 f6 R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一些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自主来完成。例如,教材中的“讨论”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在预习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把结论拿到课堂上来探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交流的学习习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8 t' k+ r$ B1 j& J
! f- o# U; T) y0 `! I4 _8 F
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5 A6 T$ c1 m9 M. ~/ o+ U4 G
! H6 P: }4 J! F. O' |, R1 X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在设计方案时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始终考虑怎样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激发探究动机,并努力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6 a. o0 ]8 m# `
* Q. _6 l8 C/ o, g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e8cc87770102yqjj.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