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第一天,同学外地回来,照例相约书店。我和同学孙行者,相同之处爱逛书店,不同之处他是酒中仙,他觉得壶里乾坤大,我觉得喝酒费钱费时间。因此,我们吃饭是吃不到一起的,要想保持友谊,只有书店里还有话可说。当然,前提是我给他买一本,他一般会给我买一两本,就像偶尔一起喝杯闲酒儿,我勉强喝一小杯,他会豪放地喝一满杯甚至两满杯,这个精细帐,我算了很长时间了,天长日久,我的藏书日渐多起来,跟这点儿弯弯肠子还是有点儿关系的。; a; R" Z \' }# ^! x! R1 e
7 z8 [: Q) T: j% W# l# l$ S+ R! W z几天前他就打电话说,作家麦家刚出一本小说叫什么海海,我看完了给你带回去。昨天书店门口接了头说忘带了给你买一本吧。胡乱买了两三本书,说些少盐无醋的闲话。因我还要出差,匆匆别过,饭也没有让一让。/ z6 h8 p( M. H# I& M2 A% r: a1 r
- o5 ?+ i- X( P% A% t
小说这东西,无论吃饭、睡觉、家里、车上、床上、厕中、高铁、飞机、飞船……躺着坐着趴着蹲着窝着随时能看,但要一气看完,才会有痛快之感。《人生海海》一气看完,读后有感而发:
( n% D$ ^# {8 g/ v1 ]
- h' w4 \" C+ u+ R1 h9 X——故事性极强
- c2 Y+ R X$ ~. x a5 ?% W故事显然大大超越生活,真实性被故事性几近湮没。虽不如西游记,也够荒诞离奇,真实生活中,肯定有更残酷不幸的人,但没有这样的传奇,更不会有这样的传奇集中到一人身上。麦家讲故事的能力是超强的,这是作家给人们带来的人生之外的原本没有的又像确曾发生过的体验。/ s9 V* S* f2 i! Y3 J- T" ^( k
7 l' i3 `& M+ L9 T
——节奏感明显
% n" h1 W: n) c" r小说张弛有度,每当讲到最引人处,必定笔锋一转,切换镜头,让人不得不听从作家随意调遣,故事情节其实是紧张的,作家却用深厚内功刻意把握节奏,时快时慢,时促时缓,时阔溪时险滩,时绝路时路转……
8 O. I' \4 Q& H& w
* z' f/ W& z' t7 E6 _( { Z——小人物大时代0 P P! E% j* p; f
书中有血有肉的都是小人物,基本都是村里的人物,无论这个人物曾经见过多大的世面,有过多不可想象的经历,终归都是村里的,连乡里的人都很少。当然像川岛芳子、大首长等,只是故事的需要用一下而已,不能认真。但正是几个最小的人物,延宕出一副绵长的时代画卷,这副画卷里,人物是渺小而悲惨的,时代是恢宏而无情的。
( }, b7 @5 o5 `) F# q5 ~2 u6 X i# |: k5 c
——人性善恶各有所报- y& y5 D N: _; S5 z: N h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傅佩荣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人性向善。我很认同,以为很好的解决了自古以来善恶论的争端。任何人事物都有两面性,“道生一”时没有,“一生二”就是两面性。王阳明说的很清楚,“此心不动”时,就是天理,是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一旦动心起念,必有善恶两端。讨论人性善恶是没有意义的,向善避恶,为善去恶,扬善抑恶,褒善惩恶才是我们要做的事。生活中,往往遇到善无善报,善却恶报,恶却并不恶报,甚至善良处处气冻馁,恶人总是洋洋得意。只有用全面的、系统的、统一的、发展的眼光和耐心来看待了,的确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K5 M8 A! m: d9 {0 }8 l: b& ^
: y9 d6 W+ s# D' h7 t——冷静中的悲悯6 S8 }( o; l- ?4 I, A
作家把握叙事节奏的背后,始终把握着现在时空的高度,俯瞰时代,俯瞰群生,以冷静的目光,悲悯的内心打量和打磨每一个人物,故事中处处显现人心之恶,却又又处处哀其不幸,虽没有让善良的人个个好报,但对每个善良的人都留了一条走向善报的口子,不管是今世还是来世。全书读罢,掩卷细思,残酷的生活里,不时地在传递人性的温情,已经足够地映射出作家的善良内心,悲悯真情。
& I* S9 O' U F% n" P8 y, c, Q- \8 |$ `. B+ P
读了麦家的小说,想起我的小说,小说进展并不快,不是写不快,实在没时间。有人问我写什么样的小说,这还用问吗?写西游记,我不是猴子不是猪;写红楼梦,我又不曾生在豪门大户;写水浒传,我也没有过打打杀杀;写三国演义,我连桃园三结义都没有,哦!不过,我倒和曹孟德同一岗位工作过!写小说,当然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事,最熟悉的工作,最熟悉的生活。真人,真事,真情,真相,不过换几个人名而已! Z- H7 P5 L1 q* A
# `8 l8 H6 F8 x b9 `) @/ ]9 H
人生海海,原来是早就存在的一句闽南方言,意思是人生像海一样复杂多变,起落浮沉。刚看到书名时,初念《人海生海》?又念《生海人海》?还是寡见少闻的缘故……
5 e5 z! }# i [0 w9 g/ F1 C9 s- z" Z4 r4 t; u0 U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6195f0102yeiw.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