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晓1 ?5 [1 `* m! u: \9 w( M
7 i& t: c* |4 ]# g8 } ?( q+ l接触到这本书,是自然而然被吸引的。最近一直看心灵成长类书籍的缘故,或是网页推荐还是作者推荐,都在指引这本书进入我的视野。拿到这本书时,就有一种感觉,对它非常熟悉,好像我已经能洞悉其中要讲的内容,就像电影《没有青春的青春》中的男主角具有能看到这本书就知道其内容的超能力。, A) D9 l A. o9 |1 o0 a% N+ g
/ y# _- w9 ?( z6 ^5 ?7 y3 R有点夸张啦,哈哈,其实对类似内容有过接触,且内容理念比较通俗易懂。而且它附带的一只手环很好看,似乎具有某种力量,戴上它,很舒服。% |- p5 B3 T1 R' u; Y1 c9 w/ A6 t; O
3 t$ E) b) `/ T% K( F而以往是不喜欢戴类似手环的。看这本书之前已戴了十天了,今天看完了它。书的内容以参与不抱怨的世界活动的阶段为线索,讲解了其过程和理念。我认为逻辑还不够清晰,观点表达清楚但有些散乱。或许这是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所在。内容多引用了故事作为论证。我认为繁多的故事会降低理念的穿透力,还不如一句简单的至理名言有效。当然印象深刻的故事会有加强的作用。
0 `8 I6 S4 }8 S0 b# n, F" V' k9 e, ?* S6 }
我对书中一个“如果你快乐,请按喇叭”的故事感触颇深,这是个关于分享快乐,创造快乐,传染快乐的故事,读完心里很温暖,即使濒临绝境也可以拥有快乐的思维,选择快乐的生活方式。智慧的人!我在这方面很欠缺,需要改变。3 y5 Z; Q3 K) n# B
! u6 F; s9 F! f" Y3 \还有几个理念很独到:
/ b0 A9 e( J* w/ h% Y- J4 b
# s6 F' y/ h4 h8 s" S$ I1.思想改变生命,语言表现思想。不同的内心状态,表现出来的语言不同。这也是我最近的体会。
1 F5 g9 h+ Z0 t; `5 M! r- f$ a2 K& i( c! k* H, k( d/ W
2.批评和讽刺是抱怨的两种形式。批评并不能改变别人的错误行为,而会让当事人越发不自信而失去控制力,不能取得进步。只有肯定和鼓励才能激发人的行为。领导的智慧不是一味的采用批评的方式,而是表达期望。/ `8 i$ R! M( I6 N$ ]* O9 |
) T/ O2 W) Z/ C
3.不抱怨会改良关系。又一次看到了有关“关系”的论述。, |" J; c8 i; s( J, y: c
0 P V$ @3 J3 u. w0 V( k: [: h
4.其中关于能量的论述,和《秘密》等类似的心灵书籍表达相似。形成正能量场,自热吸引同类的事物。7 ^0 G0 |$ X$ T' E: q
- w: V( h7 D; d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69ef0f0102yjcf.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