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D廉洁清风伴你行1 v/ M/ a5 ?' C. @
9 b6 P$ e1 [1 W8 ?1 c. U*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大作为的人物,都是博览群书之人,就比如翦伯赞前辈,翦老一生酷爱读书,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研究,是“新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年近古稀,依旧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常常是黎明读马列,深夜读《史书》,在北大被传为一段佳话,曾为了研究“春秋”阶段的历史,他把一部《左传》翻阅了19遍,书都翻烂了,正是这种孜孜以求、好学不倦的精神,才成就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被称为“红色历史学家”,翦老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发奋地读书,学习总是我们追梦的力量源泉。
, @' u- j; {0 o
* e. i( u% e; n) T1 j2 t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我看来,我们大可不必为了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去读书,在我眼里,学习更多的是汲取向上的力量,采掘精神的富矿,现在很有名的一句话说的就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书,从何知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读书,从何知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不读书,从何知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0 b+ W7 T3 g3 z+ z# g
$ @$ N8 R! _) ?1 ]+ \ t
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到的三种境界,读书学习,首先要有“望尽天涯了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即使“衣带渐宽”也绝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在不断地学习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r4 g; F x; M: W4 W& v8 @2 o0 O x- m/ d
+ }! b1 d1 U' F$ {
作为一名青年人,只有养成常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才能不断从书中获取知识,吸取营养、激发活力,才能工作有底气、做事有灵气、创新有才气,才能在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翦老虽已不在,但其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z2 z/ t6 k, Z6 P
; P5 E Q( ?/ O* o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1a25841520102ysm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