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年年有魚6 G$ Q0 c$ x9 V; A" r
1 v1 D& P6 Q$ f读了德波的《景观社会》后,可以说整个头脑是懵的。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观念“景观”。景观这个词在我看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者说就是我眼前所看到的东西,但看了书之后明白景观不仅仅是眼前所见到的,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渗入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状态。即使我们没有完全生活在资本主义的语境里,景观却成功统治了所有人。" h; @4 W: n$ l4 ~0 h
9 E" N9 q$ A# {1 p& p
德波认为“世界已经被拍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进入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景观已成为一种物化了的世界观,而景观本质上不过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景观就是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社会生活的时刻”。因此, 与马克思分析的商品社会相比,这是一种役人于无形的更加异化的社会。在这一意义上,秉承了先锋派艺术理论遗产,又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血脉相联的德波,其思想正处于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演变的过渡点上。
7 [, P6 q5 n/ \% c" i
& _9 n; S9 R# ~7 C, k! ]0 S看到这只能算是迷迷糊糊地认为“景观”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然他不仅仅是已媒介的方式主导着我们的生活,一切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建筑等等都已成为“景观”,麻痹腐朽着我们的神经。
* [' w3 B( K Y
8 x9 W* n) {; e6 A5 B+ j/ G6 A纵观人类发展史,其进步与发展无非是为了生存。生产力是生存得到保证的具体表现。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也就发生了改变。解决了人与野兽竞争的问题,人类便进入了奴隶社会。随着奴隶群体的不断扩大,私有度的不断提高。奴隶群体引发了生存问题。这是较人与野兽较量相对于更高级一点的求生存方式。于是封建社会诞生,新群体的解放,原有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生产力得到提高。封建社会产生,顺应了大多数人的生存要求,因此,封建时代伴随人类走了很久,特别是我们中国。封建时代的发展,一个稳定的时期,稳定的社会。随着时间,新的因素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许你会疑问?封建社会不是稳定吗?为什么会出现生存问题引发资本主义社会到来。对!封建社会是非常的稳定,因此它存在的时间非常长,但是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人类的人口在不断增长!增长的人口引发的潜力市场,商人得到发展。人地矛盾再次引发生存危机!生产力需要得到提升。这些都通过市场、利益压到商人身上。于是资本主义社会到来。
6 O# E+ B! A. t6 \
& t0 U% x, e+ R$ Y7 t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优厚的社会福利,生存问题不再突出。人类可能会陷入娱乐陷阱,科技失去发展动力。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可能已经初现端倪了 ,美国就是典例。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急剧膨胀!大众传媒无处不在。我们的思维开阔了,世界变大了,景观社会的产生是必然的。政府通过传媒对民众进行间接的控制!即是宣扬好的东西对民众施加干扰,影响世界观的形成!这些东西我们都无法避免。市场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民众以传媒为导向。一旦人类陷入娱乐陷阱,大量的资源投入娱乐享受,科技发展失去动力。没有生存的推动,这都有可能发生。进入娱乐陷阱,人类整体的文明退步可能就会开始了。
0 q: L) i7 n. ]; b$ `
* b' z6 t. ~ N: \6 B“无疑,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而忽视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对这个时代而言,神圣之物仅仅是个幻觉,而世俗之物才是真理。更有甚之,在它眼中,神圣之物随着真相的减少而变大,随着幻觉的增大而变大,于是幻觉的顶峰对它来说也是神圣的顶峰。”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
0 j$ J% `8 k! p$ x! C- ~! G7 a3 B- d% q
这样看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个说法并不对,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图像也会是有虚假的,我们更喜欢相信自己所想要看见的结果,往往把赤裸裸的真相忽略掉,不,也没有所谓的真实。景观社会中,一切都是资本主义妄图控制社会构建的美丽蓝图,虽然我们现在不是处于资本主义,但景观社会也一直影响着我们。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德波认为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是妄图通过传媒控制人民群众达到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为资本服务的。我们一直是被动地去接受这些传播的东西,但我们自己还以为我们是有权力去选择,也就沉浸在这种喜悦中,完全没有发现自己其实被掌控着。比如电视上的广告一直在更新,我们以为我们在挑选产品的同时其实它已经给我们植入了去接受这个产品的观念。手机广告层出不穷,电视上只把一切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坏的一面闭口不谈。我们也喜欢接受这种“好”的一面,选择看不见“不好的”,所以一切就像是社会打造出来的虚幻,大家又不愿意打破这场“美梦”。看起来仿佛统治着市场的资本家些也在反被这个社会统治者,在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利益,当然他们以为自己是主动的,其实都是被动的。+ l, x9 j2 I0 w& m; R+ L
0 A3 c' s, F4 Y! ^! J+ H回到1967年,德波还是情境主义国际的核心人物,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重重危机和巴黎青年日益高涨的反抗情绪,他提出了景观批判理论,即《景观社会》。《景观社会》几乎被视作情境主义国际的革命纲领。这场文化革命的参与者大部分是艺术家,他们利用德波在书中提到的“漂移”、“异轨”、“构境”等方法创作艺术,以此进行革命实践。后来,情境主义国际在1968年跟五月风暴合流,虽然两者没有明确合作关系,但不少团队成员包括德波,都走进学生运动中,而学生在街头呼喊的口号,在墙上张贴的标语,也很多直接截取自《景观社会》。《景观社会》一书由221条短论构成,全是围绕“景观”的片断式思考。“景观原意为可视的客观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景观本身不带任何色彩,德波批判景观的缘由,来自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显露出的新的操控方式。他说,资本主义社会已从生产阶段发展到景观阶段,日常生活被分离成景观,资本家从利用饥饿变成了利用物质的表征、外观来实现统治。+ v# D* [4 w- Q+ Z
- B: `" A, _ P+ @
对于电影来讲,制片人按照广大观众的预期设计好类型片,我们舒服地坐在影厅里享受电影带来的愉悦感与安全感。而德波讲,“他越是凝视,看到的就越少”,当观众越是认同于银幕,把影像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欲望,那么内心真正的需求就流失得越多。在这种被动的观看过程中,观众逐渐沦为银幕背后的主导者的奴隶。/ Q+ R; t& N6 r- A9 z3 N! R
( p1 `+ [ r! M9 e" X/ T片断式的影像摧毁了制片人的操控逻辑,同时也制造出一种瞬间的想象。这又可以联系到情境主义国际了,革命的关键词叫“情境”,就是因为实践核心是“建构情境”,而“构境”也是德波笔下批判景观的途径之一。建构情境指的是:“由一个统一性的环境和事件的游戏的集体性组织所具体而精心建构的生活瞬间”。这样的情境不仅发生在电影内部,还包括了观看时,观看者个体的存在,以及和电影,和周围一切的这一瞬间的关系。所以情境是深入到非劳动时间的,是真正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革命,它由作为主体的观看者与电影,与生活中的一切共同创造。这就是一条自我解放,改变观看者和电影作者的权力关系,以及改造景观社会的路径。3 L3 K7 W" O- T; Y
/ A0 A0 f9 X+ a5 [" [
《景观社会》也被拍成了电影,看评论说“全片没有一个原创镜头,全部是拼贴起来的,而这恰巧正体现了德波所说的被商品化支离破碎的精神价值体现,自我逐渐退化成观众,思维衰退的过程”,我也感受到一种支离破碎的世界,“真实世界沦为影像,影像却升格成看似真实的存在”,伪主动型,虚幻性充斥着我们。
; a) A: d0 T% T7 N) r: W8 j( T
- Y1 b, G5 Q( E/ O( @, V1 h) ^+ ^信息技术为景观推波助澜,生活中的吃、住、行已经被分离成景观在最便携的移动终端上时刻待人浏览和选择。电影的大趋仍是在按摩感官中植入隐性控制,少有制造瞬间启示的电影早被埋没在庞大的景观堆积里。景观无孔不入,景观成为当下;景观获胜,通过毁灭历史。德波曾讲到景观的一条霸蛮规律:“出现的就是好东西,好东西就会出现”,景观的出现是被统治者强制设定的,而这种同义反复的表象也是被某种话语垄断的,最后这种无限循环的强制性逻辑呈现为“永恒的当下”,这种封闭的呈现只能引导人们被动接受,同时将人的所有个性拒之门外。景观强调当下,排斥历史,因为只有不关心历史的人,不思考前因后果的人,才会默默服从景观呈现给自己的虚假在场。 o) U$ z0 h9 I" A* j, l: S
: V$ }/ c) n3 l y& M读了《景观社会》后,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变得更加宽阔了,但又更加觉得一切都是虚幻的“假象”。这221条短论,让你从马克思主义想到后马克思主义,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变成了一个个片断,甚至支离破碎。! m$ C1 d- |% ~% Y, b3 m1 F$ A$ d1 ^' }
j; D2 T: Q1 x%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4544a280102ykpt.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