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颂网(New Soul)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爱与责任——读《用心做教育》有感|黄晓理

发布者: 小喽啰 | 发布时间: 2020-6-12 15:35|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文/黄晓理' t! d- a) w* S- W9 b4 ?

: \- s8 r- @6 g; K& [7 D8 t看完《用心做教育》后,心中体会颇多。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经验,没有教学技巧,没有管理方法。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更教我怎样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 W  Z# ?* e5 p

* c- ~& X3 I3 v- h# o: g- d3 I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3 B5 V% ?% u& u- E# T* ?. y( N  W

' e5 N" h' P6 E' t* y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 M+ G: a3 ^0 E, G# l' _9 D( l
7 b2 l* B/ P" ~4 \2 L. \'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 _4 g3 O6 i4 u" B, P: L
3 i5 V4 |0 B2 D5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
  ]! g- `. q# ?7 r- X! |. s& O3 a" s, e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 i2 d. }/ z4 ~$ x- s. }& R# ]6 z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不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师要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生是相互促进的,双方应该相互作用、相互激发生命的新的激情、相互为对方的发展架桥铺路。学生在教师用心血和智慧创造的环境中,展现和发现他们的才智和潜能;教师不断为学生新的探索和成功所感染、鼓起超越自己进一步前行的勇气、为自己和学生找到新的目标。教师的幸福应该是不断地被学生超越,又不断地超越自己。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角色和作用随之变化。老师不再是权威的样子,他要陪伴学生共同成长。+ c$ n0 H) C3 ]/ e

; t0 x3 O7 X5 P* e9 b1 M7 V- F6 q“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教育上,张思明的创造性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他的教育思想认为:一、教师要开凿并拥有“一眼泉”,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他认为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应该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二、只有爱才能呼唤爱。“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希望自己能够到达这个地步。成长的过程是需要爱、需要尊重和理解的过程。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这样人生体验,是远比授业解惑更重要的事情.”
% @9 `- v% o& Q4 O+ a3 n( [
- z  W# S& x6 a2 g8 V+ K.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与责任“是每一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牢记的职责和品质。
8 ~& L2 V8 {& N  G3 s
2 F% P' v, ~5 D- I- V用心做教育,教师生活因此而分外绚丽,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幸福,为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用心做教育方能留心观察、细心品味;只有用心做教育方能展示自我、感悟生命。同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与工作,体味着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这更需要我们用心做教育。7 X+ p# }) \% U' g6 v

1 c; Y# n) g' T+ P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ff0ed20102z305.html

最新评论

为兴趣而生,纽颂欢迎您! 立即登录 一键注册

QQ|排行榜|手机版|小黑屋|帮助|纽颂网 ( 京ICP备********号 )

GMT+8, 2025-4-6 14:39

Powered by Discuz!

© 2019-present New Soul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