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康说书, E2 _2 k3 E- \- X9 y8 S9 F8 J' Z
/ u3 [& J ]/ a, e T. n0 u人性的弱点,更多是用来完善人际关系。
" v& D6 f. t# v2 `! `( c: B: i$ J$ X8 r5 J. O) e, Q4 [
* N7 G z1 ]8 m; X% f6 f
书里说,要真诚地关心别人。因为人性中最深层次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重视。
( ~6 G7 G* Q& N: Q/ [ v* G# f# y- M- C
同样,《自卑与超越》里,阿德勒说: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尊重和欣赏。而尊重和欣赏,不仅仅是学会去与对方沟通,更要学会去倾听,毕竟,比起倾听,人们更喜欢表达自己想法。8 q* P" @0 W! W! k9 \( ]
/ k O& f4 `$ y0 l3 S y
还有《影响力》里的互惠法则。因为当你满足了对方受到重视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对方也会很情愿的去满足你的所需。2 D+ Y+ |6 a. P! G# k# K3 [
Z c7 X1 [/ o5 b如果想要改变对方,用赞美激励对方。因为没有人喜欢命令。但是也说道,如果这个方法总用到一个人身上,人是会免疫的,反而起到负面作用。2 w/ n9 ?0 }1 l/ v9 x) \% E) T
' C+ ?' b( j/ d0 t
第二点,我觉得《非暴力沟通》里面的方法更适用:我们想要表达我们的请求,希望别人去做什么,就要去提出具体要求,不要含糊的表达。当双方理解的不一致时,请求对方给予反馈,说清自己的期待。4 s. m' h2 p# `* F% ]# i% T
( P1 c& u2 ?. l* T9 B
批评别人,要慎用。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批评,且就算他们做错了,通常不会自责,更别提接受批评了。
1 p( ^$ R" i- I/ w
% h1 }5 |! A7 \& z3 ~卡耐基的第三个论点我是认同的,但是他的论据我觉得不如《非暴力沟通》及《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讲的透彻明了。一个是:我们批评别人,是间接表达了我们上尚未满足的需求,和第一点很相似。所以在表达需求时,我们要学会观察,感受我们自身需求,或者别人在批评我们时,我们去感受别人需求。另一个是:运用ABC法则,改变不了A,反思C,审视错误的B并且调动正确的B,即我能不能有更好的选择。这个具体看《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我觉得,这个法则在这里用一两句总结是不够的,只是提供一个思路。
" l4 W4 h& B+ k }(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存在于世界上就不免于人打交道,因此了解人性学会沟通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一课。. f, O3 k. @; ~ G+ ]
; C% V; f6 f& a* A/ c* }/ a
本书基于人性的特点给出了一些沟通的要诀,在沟通初期需要用高度的同理心来说明共同的诉求,告诉对方他最关心的东西,从共识出发展开正式的沟通。- c2 ?$ T2 b A& u
4 T% L- V. l. L* _, A3 E) A" l
一旦沟通发生争执和意见不合,先要克制住自己维护自我观点的不理性,要试图去理解他人的观点背后的理由,如果的确是正确的且符合此次沟通的目的,那么要尝试去接纳。无论是自己发现错误,还是被他人指出错误,都要勇于承认,不要为错误无意义的辩护。
% @0 ~4 [1 ], y" [/ e3 j/ t
! `; K1 j1 X$ i T% P" Q- E反之,如果发现对方的理解存在偏差,基于对人性弱点的洞察,也不能太过直接指出对方错误,否则对方会第一反应的维护自己的观点,并使得这场沟通陷入不理性的情绪化。
+ R, G0 L$ T- s$ h! C! n+ ?; G0 r' p5 W
禁止使用任何带有成见意味的字眼,要尽可能圆滑的用“我恐怕这件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此事......”等话术来让人更愉快的接受不同的观点。
. C! [+ O/ Z; h! c/ X! D
+ ~, n/ E, D- {3 r& P如果对方依旧难以接受或者双方难以达成一致,建议停止这场沟通。因为如果你辩论、激怒、反驳,你可能偶尔会获得胜利,不过那只是一个空虚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切忌一时的争强好胜,为了所谓的正确忘记了自己的本来目的。
0 X! l7 c2 `. c* s, {2 X2 ~
# b( e2 ]5 V( Y+ P7 x1 S+ Y3 S( z待到双方都补充更多的信息后,可以再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这场主题,亦可以尝试引入相对客观的第三方来中和此次沟通的情绪。
8 l/ r* a" V- E4 W% [( k( S0 {1 y$ B" k c3 g# V' G
人性的弱点,也教会了教我们怎么与人交谈,才能让对方接纳自己;怎样巧妙地批评他人,不让对方反感而接受自己的批评并且改正。我们知道出色的演说家或者政治家,每当他们在台上演讲时,他们就知道怎样说才能让人民接受自己的观点于自己亲近。这就是人格魅力,也可以说是他们读懂了“人性的弱点”,知道人民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再加上语言的魅力深入人心,与观众产生了共鸣。优秀的人很多,但他们也弱点的一面,一旦这个弱点被不法分子掌握了,轻则勒索敲诈、重则身败名裂。4 n& B! q8 N7 K7 l
, M$ Z; G/ y4 l: Y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625749369788446&wfr=spider&fo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