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颂网(New Soul)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珍惜生活,笑迎黎明——邂逅《红岩》读后感

发布者: 小喽啰 | 发布时间: 2020-6-16 20:29|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文/翩然雪海! n6 l( B8 ?4 n/ k

; u9 d+ y* X; k% F. A;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丈光芒。”5 b9 g0 s; i. P: s- U1 ~; Z
" A5 _* E& @, p8 n9 g" z
这是《红岩》里重庆解放战争胜利后迎来的第一个黎明,是无数革命先烈经过无数次斗争、抛洒了热血、奉献了生命看到的第一道曙光,也是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在渣滓洞、白公馆切身经历后对新中国的无限希望。
! Y7 Q4 m7 w' l
8 |! T9 Y) H8 z+ t  Y$ o7 Y/ u$ d说来也是与此书有缘,单位成立图书馆时,由于资金有限,我便经常去高校旧书店收罗旧书,偶然间在铺满灰尘的角落里看到了这本书,这部1977年印刷的书至今依然保存完整,连书角也不曾有卷曲的痕迹,尽管纸页已经泛黄,可那鲜红的封面似乎还带着革命先烈的热度,封面上赫然盖着“四川省革命残废军人休养院图书室”字样,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8 E9 r" _) C1 A
/ C( X# b- e" m. v
虽然不知道它是怎么沦落到旧书店的,但从保存程度来看,这段饱含共产党革命志士辛酸与血泪的历史,这部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小说,曾经也给那些军人读者以鼓舞。
) N& s! ]9 d- F. g3 Z1 L& E0 ?# Y. z; l7 M* d
捧起《红岩》,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认真品读起来……' k; ^9 N: r3 H" }& O/ B
8 i8 W+ u1 Z: [  X& t& z1 c8 K
文章从山城一个阴沉沉的早晨开始,把人们带进了那个动荡的年代。6 ]* U; R+ `. }7 O0 N8 E; w; k

/ E+ M! o1 j0 L* U1 \- J4 o1 ?江姐的事迹我从小便烂熟于心,读完《红岩》后,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她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清晰高大起来。当怀着激动心情的她正准备与丈夫汇合时,却看到丈夫那血淋淋的人头被悬挂于城楼,坚强的江姐哭过以后便将满怀的悲愤与痛苦深深埋在心里,毅然接手了丈夫的全部工作,继续革命。
2 \+ M) c9 ?  A7 R  ~3 \
) R4 I$ i1 l+ o3 [7 W2 [当叛徒带着特务来找时,深知逃脱不了的她,仍在最后关头掩护带着情报刚走不远的同志,沉着应对,故意拖延时间。
! h! G$ E! b* a4 E' {  e( `3 p; e( h6 O( M; {
被抓后,当特务将一根又一根的竹签钉入她的手指,企图获得情报时,坚贞不屈的她宁愿咬破嘴唇也不愿吐露一个字,经历了十指连心痛苦的她却说:“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个七岁失去父母的孤儿,九岁就进厂的童工,饱受生活辛酸的女子,年仅29岁就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 ?8 F/ @" a4 ^3 X: ]/ `8 U& {8 f# H8 e. W: W
多么让人敬佩的人儿啊!反观时下的大多数年轻人,从小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寻死觅活,割了一个小伤口就哭的死去活来,丝毫承受不住生活之重。在革命先烈年前,我们确实是温室里的花朵,不够坚强。
. S% ^; P# @& h8 S- ?/ R  ^/ q
1 T& H$ I/ F* H( i8 H9 l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曾带我们去过歌乐山的烈士陵园和白公馆、渣滓洞,如今这座埋葬了无数烈士忠魂的青山,已经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那时候感受还不是很深,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边讲边流泪。/ J+ }5 g7 Z" K# C8 p

9 t8 h' V' m2 u6 d; M- U当我随着当年记忆中的情景以及书中奋斗情节的描写,顿觉那如今干净整洁的庭院原来是如此的狰狞与可怕。渣滓洞监狱虽然不是一个洞,却是关押了许多革命者的魔窟,如今还能看到许多岗亭与机枪口,遥想当年国民党一个连驻守,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真是插翅难飞。而在书写着“香山别墅”几个大字的白公馆里,在陈列着各种刑具的审讯室里,《挺进报》特支书记、我们坚强的陈然同志,在敌人把他折磨得血肉模糊还让他写自白书的时候,《我的“自白书”》这篇我们倒背如流的革命史诗应运而生:1 S' d2 I, f4 }

$ L/ e# f! H6 S8 ?1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 G0 b1 s" i- p3 u
  j4 M: c( L  k*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E% @& L. W" n* C
9 r7 b9 a0 m5 a5 ^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6 _) M; i0 O9 k& e) _
2 G5 H& a6 L0 x% u! z;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F$ y+ G% Y; M6 A! [; ~. `: f
- v5 q5 `0 L$ e7 R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 L# x! n" r; s( K/ }& M8 U7 U+ t; n* _! q2 N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3 p" b9 M& a; U  n9 ?5 O
5 Y) b4 ]: @; L% F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Z9 K. r5 }" z5 }

5 f# H! @* h$ ~! I$ K3 A!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2 k" @, A. }7 d6 F
) O' V2 F, j1 j$ z% `0 w这位烈士也在解放前夕被敌人残忍杀害,为了《挺进报》的印刷,为了传递出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消息,他白天当厂长,晚上不眠不休的印刷报纸,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断创新,被抓的前夕,还不忘为前来取报纸的同志传递出危险的信号,免于党更多信息的暴露。在监狱里,他团结狱友们坚强斗争,面对敌人的引诱与催眠都绝不屈服,最终长眠于歌乐山上。
, B( Y9 \' P- Q! p5 t/ }
0 D# Y3 G/ t( m; `/ U; K我不只一次在想,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执着,如此顽强?看完书我知道了,是希望,是梦想。
# C3 @3 i/ o) n0 d! z( X& D8 a. g0 P7 G8 S2 P6 C% B- H/ z
景区里有个特殊的纪念品——硕大的铅笔,游客几乎都买了,那是源于《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从1岁入狱到9岁遇害,小萝卜头眼中的所有世界只有监狱上那一片天空以及地牢里那扇小窗外的世界。/ U: w* e; p/ `/ v' ]/ G/ n
/ f6 f7 \$ p* e5 A4 o
一个小孩子的梦里,只有黑黝黝的巷道,只有特务和烧红的电网;
/ w- |' {: _8 g5 |8 ?1 }9 e1 r
1 l' T4 a! Z& P* h一个小孩子的画里,山头上有太阳,放射着耀眼的红光,写着“黎明”二字;( C0 ?2 m! i  i, M* D  ?( M

4 b! }5 `* y* r# Z$ v7 V) @' C8 y一个小孩子竟能久久的望着小窗外的天,飞翔着的鸟,感叹着“我要是能够拥有自由,那该多好啊!”
; |2 v7 u* S) g6 M# |- X# U( J! m3 k# A- }
地下党的同志们经过绝食、罢工的斗争,才让小萝卜头得以在监狱里学习,由于条件有限,一支削了又削的铅笔头,成了小萝卜头的书写工具,而他用这支铅笔传递革命信息。
) c% l  U# _$ K3 v2 o% I* u& j, W7 a$ ?- Z) q
小说的最后,带领同志们突围的齐晓轩,为了给战友们赢得时间,用蔑视的目光,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双手叉腰,张开双腿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山,吸引着枪林弹雨的袭击,他听到了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弹光照亮了夜空的黑暗,胜利的黎明来了……
+ A& C+ l# n+ q+ o1 }1 Z5 z  r. Q
合上《红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比起革命先烈们,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又能算得了什么?
& z( J( C3 z: Y7 G9 k& r
: ^6 X! `4 {4 T9 l, i8 y8 G2 ]没有无数英雄志士生命的付出,我们哪能享受如今的安居乐业?
1 f6 o' q4 Q3 W# E1 m* l9 {3 |" l- j8 L2 D( C# n( c# [1 F
我们又哪有时间感叹时间的蹉跎、岁月的流逝、生活的不易?. k8 c8 k" K) o% V

* A) x6 a- z: ~  x# B我们应该延续他们的红岩精神,感恩他们的付出,珍惜现在的生活,用不屈的斗志迎来属于我们人生的黎明。
" X0 v5 s. n& F. h+ z4 n0 y' v1 n( w7 E
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617855790605012&wfr=spider&for=pc

最新评论

为兴趣而生,纽颂欢迎您! 立即登录 一键注册

QQ|排行榜|手机版|小黑屋|帮助|纽颂网 ( 京ICP备********号 )

GMT+8, 2025-2-23 07:08

Powered by Discuz!

© 2019-present New Soul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