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逸如# k a8 L% q) W# H
1 ~! E4 q1 a" q0 k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曾以为,正面管教这本书应该是大多亲子教育书籍一样,引导家长、老师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淡化或者忽视孩子身上的存在的问题,但是第一页中“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却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自主、自由、平等”但是,如何平衡它与“管和教”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J2 g# ?" i# R# f6 T0 m) a( l
2 f8 z3 k3 m8 J+ _7 F; ^《正面管教》此书作者为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何谓正面管教?我想书中的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
" r w7 W% ~7 b' \- m2 M3 O8 M5 C4 I8 |' M- U6 Z/ z8 r2 c) v3 I
书中的信息量很大,列举了大量家长、老师管教孩子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越看越能引我的共鸣,梳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我发现其实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尽管经常告诉自己要学会心平气和,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需要多多修炼,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为了孩子的这点那点小错误而生气。
' d; V+ q: w+ H0 W1 s5 ]
) o* N2 W* `3 q0 p继而开始对学生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模式或让让她们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静下心来想一下,是因为我单纯地在孩子们犯了错误时给予她们的更多是说教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也许是被动地去接受这种教育模式,而非自己真正地意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没有给予他们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因此,有的时候教育的成效是那么的低。/ p9 h) A3 [7 _. l* ]3 ]
+ P2 A* Z( k3 C# `! D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
8 Y4 T* b1 D- x; c, e' l9 S' ?2 i: q; N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 N) o. d r: q2 ?3 \! C7 u2 L8 {, W ^6 M$ T" h9 }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2 h. m! r; F" r d! `2 T( k* `" ~7 @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 @. Q0 x; N, r P% o3 g: D7 G( J/ K# Q. m; K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 Y' i. ?/ @' e# f# k/ A, F/ N
- ]# G# n/ q0 z8 J3 _手捧《正面管教》一书,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我觉得自己的确不断地学习与尝试着改变,书还没有看完,期待下面的章节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
$ Q0 g# f6 e2 _9 _+ J1 a, h5 P% y& t" f. o( Z7 r7 d) Z8 r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19a4e88080102ypt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