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颂网(New Soul)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纽颂网(New Soul) 门户 张鸣博客 查看主题

分权古今谈|张鸣

发布者: 小喽啰 | 发布时间: 2020-7-12 14:09|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文/张鸣1 H. r0 s( w9 T2 Y+ q

+ z7 u6 [3 h6 H' `1 k0 V- ~" G一次制度史的课,讨论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几位同学发言,无论从哪个角度,论说下来,言外之意,都是说中央集权好,凡是有利于集权,就是好制度,不利于集权,就是坏制度。我忽然意识到,这种观念,实际上成了人们的潜意识,没有人对此产生质疑,甚至连怀疑的可能都没有,径直把它当成了论证的前提。8 y6 q" M) V. G: ^# m2 E
, ^) `. G# Q( s6 _) B
我知道大一统是国人的既有观念,但没想到在国人眼里,大一统就等于中央集权,反对中央集权,就等于赞同分裂,赞同割据。由此,我意识到,以往讨论中央与地方关系,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中央集权的绝对正当性。所谓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中央地方的分权纠葛,实际上没有什么分权,放也好,收也罢,权力都是中央的。
6 I4 `3 D( }0 q8 K
4 U& H% b8 A$ S8 Z' f& A% n放的时候,是赏赐,收的时候,是惩罚。地方没有任何抵抗,只能忍受。放的时候,地方马上想到的是以后会收,所以,能用则尽量用,扩张边界也要用,不用白不用,反正用的也不是自己的权力,没几天就要收回的。乱,不可避免。
& z5 C) h& _) B8 I$ M: G) M; C  ]
, S- x* F% {  `. j* N' c实际上,在历史上,中央集权并不等于大一统。西周的封建制,各个诸侯国都是近似的政治实体,但并不意味着西周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只有到了战国,王室彻底衰落,七雄并立,大一统才告彻底瓦解。秦统一之后,在国家结构的选择上,分权的封建制也是选项之一。
& l6 i# j$ m; L: D8 ~0 q2 p
5 P+ E9 r& {9 {4 _. N- [8 ^% M即使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的制度性分权,也是存在的。西汉和盛唐,地方郡和州都有相当大的制度性的自主权。其长官在财政、人事、司法乃至军事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由于西汉的郡疆域相当大,一郡太守,几乎等于一 国之君。他可以自己任命属官,决定开支,享有司法的终审权,还有统领本郡兵马之责。但是,享有这一切大权的前提,是他必须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分权的体制下,汉唐才成就了盛世之名。8 h* Z. n' M: F$ T7 ^
" r/ {% i* f3 v
只有怀有敌意的地方军事割据,才事实上等于分裂。像唐朝末年的藩镇,五代十国相对于五代的十国,近代北洋时期的各省军阀。我们知道,这样的割据,本质上跟西周的封建诸侯,跟西汉与盛唐的地方政权,毫无共同之处。这种情况下的地方政权,虽然名义上也承认中央正攵府,需要中央正攵府的认可,增加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但如果中央正攵府不认账,他们马上就会翻脸,以公开的军事反叛相威胁。而分权的地方正攵府,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西汉初年,诸侯和郡都有独立的军权,但从来只有叛国,而从无叛郡。& H* D2 H" d0 ^; M$ {

0 F1 Z, S  b6 o" @3 \8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南北东西,情势千差万别,没有地方的积极性,什么事也办不好。
游客,继续查看下文隐藏内容请回复
1 |! ^+ P7 C5 n: z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18fg5.html+ P& W" d4 `4 A; {$ Y% \' ~' V0 L3 c& C

0 F) G/ K; }  k! N, y# ^本文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2080-1-1.html
! G) Y' f" _3 l* Y) \& r

最新评论

为兴趣而生,纽颂欢迎您! 立即登录 一键注册

QQ|排行榜|手机版|小黑屋|帮助|纽颂网 ( 京ICP备********号 )

GMT+8, 2025-7-15 11:52

Powered by Discuz!

© 2019-present New Soul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