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eanIni
(在刚读完书后,心潮澎湃想来写一篇书评,记录此时的感慨和心情,以作纪念) 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了一个很全面、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有喜、有悲、有愤怒、也有悲伤。 一个成功的作品背后总是少不了对当代社会背景的映射 本书描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史称“喧嚣年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到美国经济大溃败之前的1929年这10年。 美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大发战争财。同时,美国的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等在美国大行其道,传统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等消费享乐主义所取代。 而主角盖茨比同样也是一个这样的人。 贫苦出生的詹姆斯·盖兹一直都怀有着远大的抱负,达恩·科迪先生也因此特别欣赏他,两人交谈甚欢,甚至到了最后,科迪先生的遗产最初都是留给了他,尽管这最后被他人夺走。 可当他遇到了黛西和最后暴富以后,他的远大理想同样渐渐消失了。 这是时代背景的典型体现。 盖茨比的深情 他独自一人买下了一幢巨大的别墅,只是因为它位于深爱女人的对岸。 盖茨比一直是一个对朋友很好的人,非常热情、真诚,从不作伪。人们喜欢在他家的院子里开派对,而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每个不远千里来他院子里的人,都能和他相谈甚欢,出去以后都能吹嘘说与他是知己。 盖茨比的悲哀 生前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的“知己”,甚至连“爱了他五年”的黛西,在死后都连一句吊唁的话或一封信都不肯施舍。 曾居住在他别墅里那个与主角“卡拉威”初识时弹钢琴的“克里普斯普林格”,在致电盖茨比公馆时卡拉威通过电话告知其死讯时,却支支吾吾不肯来参加他的葬礼,反而是想要回自己的一双鞋。 生前的生意好友“沃夫希姆”在其死后,甚至一度想拒绝卡拉威的登门拜访,甚至还说出了以下几句让我嘘唏的话语:“我们要明白,讲交情要在人活着的时候讲,人死就没有交情了。我自己的原则是,人死我就什么都不管了”。 那个“爱了他五年”的黛西,在盖茨比的葬礼上,卡拉威甚至连一个电话、一封书信都等不到。 那些经常到盖茨比庭院里开派对的人们,在他死后就杳无音讯了,连一个吊唁的人都没有。他们甚至还没有那些爱看热闹的小孩们热心。 反而是那个他一直不肯认的父亲,却是得知他死后第一时间不远千里赶来的人。 多么悲哀的世界,多么炎凉的世态。 这本小说最打动我的地方也许就在于此。盖茨比最在意、最花时间精力的人们,最终却不肯留下只言片语就离去;盖茨比最不肯认的父亲,反而是陪伴他死后最久的人。 我自己最真实的感情 “大多数装腔作势最终都隐藏着什么,哪怕他们起初并不如此” 这句话出自卡拉威与乔丹·贝克相处时的内心独白。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 金币 才能浏览
|
Powered by Discuz!
© 2019-present New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