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坛,群星璀璨,大师辈出。乃是继春秋、盛唐、北宋之后的又一个文坛大兴之世,大量出类拔萃的文坛大师不断涌现,开创了中国文坛的又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在白话文新兴的时代里,大师们勇于开拓创新,成就了那个无比辉煌的文学时代,大量著作存世,成为流传万世的经典。
& k8 F& n, [; L6 W& g2 y6 q​
国学大师 民国时代,各类思想都刚从封建的禁锢下走出来,属于一个学术开拓的时代,科学界,教育界,经济学界,政治军事界,作家诗歌界,都涌现出了大批名垂青史的大家或人才。 9 i* O+ r& s9 G, O3 C' ]
但是若论涌现人才最为耀眼璀璨的,则无出国学之右者,他们皓首穷经,他们笔耕不辍,他们格物穷理,将生命奉献给爱好和信仰,读书万卷,著作等身,将思想结晶留存万世!
% ?+ X. ?9 K" h/ r, p8 s- Q1、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乃是民国时代最为博学之人,成就之高,三百年来第一人也。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乃是国学之“一代宗师”。
, _ ?3 O0 G4 E5 ?/ @9 I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与王国维、梁启超并称“清华三巨头”,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W; t5 m5 O0 G: x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蒙古源流》、《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6 n% @3 Q& p6 z2 N/ O5 Z
陈演恪先生 王国维先生
$ l* ~$ U# C, j# ~8 {1 k( ^; ~5 Z一本《人间词话》,成为后世多少文艺青年的启蒙教材和必读经典。王国维,生于1877年12月3日,卒于1927年6月2日。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更是中华新学的奠基人。 F/ p: m) S5 X! [4 |
王国维十五岁中秀才,可谓少年英才。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然后,将这种美学思想,融入到中国传统词曲戏剧、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之中,成为新兴国学的开创人。终其一生,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 V8 l7 L$ [* d5 e$ G2 J
其最为著名的作品是《人间词话》。成就最高的作品是《观堂集林》,反映了他在学术上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被公认为中国学术史中的不朽之作,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皆涵盖其内。另有作品《遗书》、《全集》、《书信集》,以及数篇著名哲学文章等。
! S8 T3 I* n6 ]( H+ M! B% `3 z& c梁启超,名声最为响亮的民国国学大师,光绪年间举人出身。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 4 l! s; b- [7 h/ @, C
著作等身,主要包括《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东籍月旦》、《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佛经目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汉书·艺文志渚子略考释》、《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饮冰室主人全集》、《李鸿章传》、《王安石传》、《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等等。 ; }& c( G9 i! \
梁启超被尊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 l. k7 v% f% c) p' D0 T4 G- h
梁启超先生 清华国学四巨头 1 `4 D( t! ]- v3 j: e$ t
4、赵元任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更是民国时代著名的音乐家。赵元任因为在语言学上面的独特领悟,被尊为语言天才。999 + X) A! y: b9 W* G5 c: w) ]
赵元任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国语新诗韵》、《中国话的读物》等 ,另有很多方言研究著作,作品大都收录于《赵元任全集》之中。 s) h- H5 J# J3 P" P& \
5、章太炎 章太炎,被尊为民国古文学作家第一人。而且还热衷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乃是那个时代最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之一,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 p t* B( a# V m* O3 L6 O& v) ]7 b H$ F
代表作品有《国故论衡》、《章太炎医论》、《菿汉微言》、《齐物论释》等,其作品大都收录于《章太炎全集》。
1 e0 ~! _$ ?% y- a8 V5 A. y! d$ l V6、黄侃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乃是章太炎门下的大弟子,治学严谨。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作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
' Q4 M. S6 E& \8 U% P$ x# Z! T: B黄侃五十之前不著书立论,结果年仅五十便亡故,所以关于其学问方面的大作并未留下。只有一些中短篇作品,倒也是著作甚丰,其重要著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
8 ?" G: ~( h$ U: I7、吴宓 被当时国学界尊为哈佛三杰之一的吴宓出名,似乎是因为他凄苦一生的几段爱情故事,但是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吴宓,自有其实至名归的独到之处。其乃读书天才,读书入神,过目不忘。
& }! u2 h3 F# S) m) L8 P' }, W吴宓,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0 x- y& r6 h( @( z: O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吴宓更是一位“红学”大师,有《红楼梦新谈》、《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之文学价值》、《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红楼梦之人物典型》等论文典著!
' f! Q* S6 l- V8 P' {' V8、刘师培 刘师培,国学大师,其独到之处,乃是其在经学上的研究。西学中用,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成果很多。对周礼,左传等都有很深的研究, # T+ l8 `1 O* F" s* k" W4 p
主要作品有《中国民约精义》、《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黄帝纪年论》、《汉宋学术异同论》、《中古文学史》和《周礼古注集疏》、《礼经旧说考略》、《逸礼考》、《古书疑义举例补》、《论文札记》、《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征》、《春秋左氏传例略》、《春秋左氏传答问》、《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读左札记》等学术论文。 其年仅三十五岁便因病英年早逝,乃是中国文坛的巨大损失!
, s' `8 d' Q5 I# ~! n7 p+ `& D钱钟书先生
* y) y n# W, t4 ~& a2 {0 _/ V11、钱钟书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钱钟书先生一本《 围城》几乎讽刺了一个时代,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因为一部《围城》名动古今的钱钟书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作家,更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文学研究家之一。 * \' w; y. Y4 ]4 Q6 U K+ v9 \
民国时期,著有《谈艺录》,是一部集中国传统诗话之大成的著作,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在文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最终确定了钱钟书先生的国学大师地位!当然新中国建立之后,钱钟书在国学上成就更高!
4 ~8 q( w. R6 s' }0 b; C+ E12、顾颉刚 顾颉刚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4 q( H( M8 q8 B% ^/ J% U7 D- `1 D" i7 X
1921年,顾颉刚改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助教,任《国学季刊》编委,编点《辨伪丛刊》。1924年,《吴歌甲集》在《歌谣》周刊连载,反响很大,同年底发表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惊动了中外学术界。 % h: L/ ^+ A- h8 @6 ]+ p) t8 N
之后,著有《孟姜女故事研究》、《晋文公》、《当代中国史学》等史学或民俗历史著作!
6 ]; T& G9 p5 l1 u+ Y: x1 p/ o5 h6 k13、钱穆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影响深远。
/ s6 q. a* [. G& V自1918年出版《论语文解》开始,钱穆先生在民国时代的著作主要有《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墨子要略》、《国学概论》、《老子辨》、《惠施公孙龙》、《先秦诸子系年》、《中华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8 Z6 H+ o0 b+ Y' C
14、吕思勉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吕思勉家学渊源,自幼勤学,经史子集无一不通。 / x& l7 ]- r3 J1 Z( _( }
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 V( |' p$ w7 k# V; [0 b$ t
15、陈垣 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更被毛主席称之为“国宝”。 , F/ {" O% e! _& ^
陈垣在元史、历史文献学、宗教史等领域皆有精深研究,给我们留下了十几种专著、百余篇论文的丰富遗产。 著作有《古教四考》,使陈垣登上史坛,走向世界,也为民国学术史增添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光彩一笔。 , e. q# X$ E; X2 U! V$ \8 ` F
另有《回回教入中国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释氏疑年录》、《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著作。
0 ^4 u" `' I+ O _6 e( G, |青年胡适 & j5 J) n4 D+ a1 R5 Y w& l! _
16、胡适 胡适以“新文化运动”而名闻于世,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 y- \5 h$ ~: e
胡适在学术上的成就并没有其在新文化运动上的成就高,以《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说儒》、《水经注版本四十种展览目录》、《白话文学史》等少数几部作品和论述闻名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