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鸣
0 V, X$ f/ Z! N' x
) \" o- E. L$ h; K/ o( n2 R按人们一般的想法,大学里理应是最不该流行马屁的地方。可惜,这样的想法,已经严重过时。讲两个我亲眼所见的小事,让大家看看我们的所谓大学,教授们拍马屁,已经拍到了什么地步。
- I# e& @, O8 L. l$ [
: }( Q9 e/ B( J/ T* ?: w第一件事。早在5、6年前,我参加一个学校的会议,与会者都是教授,还有一个学校的副校长。照例是副校长先讲,在副校长讲完之后,每个教授发言,第一句话都要这样说——正如某某校长所说(学校跟官场一样,对副职照例按正职称呼,副校长一律称校长,如果正校长也在场,就称之为“大校长”)——就像文革时发言要引用“最高指示”一样。我很奇怪,难道说在场的教授都同意副校长的意见?这样的话,又何必再说呢。
) W3 l" o6 g$ z% t* n( i& F* N9 D: n! {5 T# ^
第二件事。某著名高校校长提倡国学。发表一篇文章,上面把“赓续”写成了“脊续”,有人较真(当然这也很无聊),给提了出来。没想到捅了马蜂窝,这所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出来,写了一篇四千余字的文章,论证“脊续”的正确性。我仔细拜读了文章,从头读到尾,发现“脊”还是脊,“续”还是续,两个根本没联上。: [/ G$ d6 n5 Q# ~4 s
3 w7 S- Q/ l T* d本来,天下写字,就算生而知之的天才,也没有不错的道理。一个字错了,到底是自家手误,还是排版者的手民之误还不清楚。就算写者一时糊涂,也没什么大不了。校长也是人,是人就会有错,怎么校长错了一个字,就会有教授出来论证错的也是对的,真咄咄怪事。9 G3 ^# S2 p# k$ U
' ]' r. y9 Q$ x8 `
更奇妙的是,从那以后,在这所学校范围内,我居然又看到了若干次“脊续”的用法。意思告诉人们,我们校长就是对,就是对,不对也对。赓续见鬼,脊续万岁。好在中国挺大的,会写字的人不少,印刷品也不少,一个大学再有势力,也难以让赓续消失,脊续长存。
% j9 G4 \. |( m% u. k7 Z. a7 U; a( g
1 x% _3 M% {! u1 {2 [当年武则天以女皇之尊,造了若干前所未有的字,强行推行,到现在,好像只剩下一个她名字的“曌”还有人依稀记得,其他的都灰飞烟灭了。我就不信,一个校长加上若干教授,就能让“脊续”活下去。4 z- X! c" n, b) [
$ X7 w* B+ k z! A, o) k c说实在的,这样的马屁,本质上只能是“彰君之丑”,让原本无所谓的一点小小的瑕疵,变成众人瞩目的羞耻。但也反过来证明,我们现在的大学,风气已经败坏到了什么地步。在历史上,我只听说乾隆给灵隐寺题字,一个繁体的灵字上面的雨字头写大了,下面的不好写了,大臣们灵机一动拍马屁,说干脆写成“云林禅寺”最好,于是灵隐寺就变成云林禅寺了。0 n0 a0 k$ m9 Z( L
$ `9 U$ w/ m4 T3 I v+ r/ Q& @
现代的例子,好像只有某大诗人在解读领袖诗词的时候,出现过类似的情形。当然,这样的事,台湾也有,台湾前教育部长杜正胜身上就发生过。这个历史教授出身的人,居然在陈水扁错用典故,把“罄竹难书”当成褒义词来用的时候,出面证明陈水扁用的不错。
7 D, Z# k# n7 ?; _& N; q6 `5 d
/ w9 q! j; m0 f0 J+ C7 C7 |1 Z$ L马屁无法绝种,但如果在官场和商场,人们对自己上司和老板,如此这般地拍,也就罢了。可是,我们的大学里,大学里作为知识分子的教授,居然也这样拍,而且拍得比官场和商场那些利禄之徒更有水平,更让人受用。能写出几千字的文章,把明明白白的错字,说成正确,而且正确无比。这样的马屁,这样的教授,我们说什么好呢?我看还是无语吧。! j* i/ N! Z* r/ o2 t" U
( O$ o! L0 Y3 Y; \7 _9 T2009.12
" V6 D8 O6 w3 I0 t* E" @5 P' Y& V! A9 n3 r9 n
本贴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2333-1-1.html3 M8 P# e4 J& p' ]- q
, s# D+ V7 t+ G4 x( n2 V
5 l% N2 y7 T7 R" s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0gts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