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鸣9 \9 C% \- f' J8 R# v! u, d- U' x
. \, N1 w+ m7 y" W/ c
在中国,跟民众打交道特别多的执法部门,比如工商、警察和城管,里面好些人都不是正式编制。一个县城的城管中队,除了队长副队长,基本上都是非正式编制,工商局也是这样,一个县的工商局,正式编制不过几十人,但里面忙活的人,能有上千。警察局,当然也类似。最近因事跑了一趟车管所,见里面办公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辅警,穿的制服,都跟正规警察不一样。这样的机构临时工多,一出事,百分之九十都是临时工干的,好像这样说,具体部门的责任就小了似的。
3 k5 C3 D! ]4 k5 Z8 i$ b6 q ^: J8 H
这些部门,都是“亲民”机构,如果事情多,忙不过来,上级理应增加编制,编制不增加,另外加聘临时工,道理何在?这种状况,如果是一天两天,倒也罢了,已经多少年都这样了,就算上级官僚,怎么也能知道一二,为何能长此以往,总是这样?$ x% v% Z7 U0 h
" C- a* S- Y9 H7 g, c' t" M5 z1 K有人告诉我说,这种状况,一是因为正式编制的人不干活,领导又没有什么办法惩治,但活儿越必须有人干,于是只好聘临时工。也有人说,这些部门临时工多,是因为油水大,外面的人拼命挖门盗洞往里挤,正式编制有限,挤来挤去,就临时工人满为患了。
# @! m5 h- W( I2 g
9 [& j6 B3 b# Y9 m其实,古代的政府衙门,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县衙门,正式编制的衙役,不过数十,但编制外的帮役、白役,成百上千。衙役在过去的时代,属于贱民,子孙不能参加科考的,而且工钱非常微薄。如果是编制外的,连工钱都没有,身份就更加低贱。这样的临时工,居然都是自愿挤进来了,没有工钱,也乐意干。3 Z( U; W2 ?9 w/ |6 X9 {
5 a4 U: ?: M5 H3 N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古人做事,跟今天是一个道理。现在“亲民”机构,能够聘任大批临时工,显然不是上级给了它们这个钱,这个钱,实际上都是这些机构自己弄来的。正因为它“亲民”,直接经手各种与市场和民众有关的事宜,就可以生出许许多多,各种名堂的谋财之道来。: ^( K8 W. q& R. L* F3 Z& ^
! Q: |5 c6 W5 l: |5 x; H古代的三班衙役,也一样有这样的本事。乐意充当衙役的人,也就是看中了衙役虽说身份贱,但毕竟是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只要傍上了权力,就可以借权生钱。机构可以额外弄钱,机构里的人也就可以额外弄钱。正式工可以弄钱,临时工也一样可以弄钱。临时工现象不绝,说明这些机构注定不清不楚,不干不净。
- j' L2 L+ j5 _: n3 m1 X3 W9 W3 h4 ^, r: s% c) t; v) [' S5 ]3 Q3 p
临时工现象,是一种权力不透明,权力无监督状况的产物。大量的违法违纪,贪污腐败的事件,一边借着临时工的名头暴露出来,一边临时工又成了机构违法贪腐的替罪羊。平时指使或者暗示临时工做坏事,败露则往临时工身上一推了之。这样的临时工,真是个宝。但是,什么时候,能是个了呢?
! k+ ~+ }: m7 V* u) n
: q1 \ I* i/ L/ |, N2015.6
6 F+ b% T2 c8 A, n
2 i1 n9 ^: l! ?4 X# t0 ]" c- m- Y; S0 J本贴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2426-1-1.html
( C! C' U' D8 Z6 h" w% ?$ t2 N! h) X. i% z% e: R, E
Y+ H. V+ x" }4 N& y/ G8 ]4 k: { @原文地址: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2vsh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