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筱
2 S- r% O& k' v; [6 ^! j& A$ H# V6 _% D
在某些片段上看到过关于孤独的人们的描写,最后看到文章末尾发现有书推荐,即《无缘社会》。
8 e# K% }: A/ P+ v) M! N: D) w2 U0 \) V- d! i
特地翻看这本书是出版于2014年,6年前就有人写了出来,有人在关注这一社会现象。
& i2 y7 a/ [1 V( Z8 d
6 |' A8 m- I$ U, ?- X0 f- [总是在鼓励独立,孤独的人群也总是很多,各种社交软件上孤单无聊的人一面展现着精致的独自生活空间,一面又透露着孤独时的落寞。
8 @# s+ `; f: U7 Y( f! H0 d# b$ `
这也是我向往的独立生活,可能我也还是没有到这个年纪,不懂“有缘”,不懂关联,固执的认为独立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 v; V( o) l- W. Z5 Y$ ~$ F% D
: x8 U3 G- b* `& X7 Z+ A直到碰巧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了,在老家,老人生活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屋子里,周围都是自己熟识的人,串门儿,分享美食,搬弄重物时的搭把手等一系列小事。这大概是书中的“乡缘”。在这里不用担心无缘死,死后没有人收葬的问题。时代发展的轨迹得在人们生活的变化中去找寻。
6 k$ D* v1 `& `& r
" C3 Q+ C. \. S4 f而这是逐渐远去的时代,这份乡缘也在被我们慢慢舍弃,我们很少会再回到这个热情的小家乡,一些依据农村题材拍视频的博主,粉丝数总是很多,他们是很多人的梦,所以在受欢迎,但关掉视频,似乎该干嘛就又干嘛去了。6 t2 u# \8 M: B# {, R/ l4 H
6 n9 ]# {4 W) h$ k& J职场缘,在工作退休后,似乎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了。家,若是单身,似乎在父母去世后,也就只是一个人的家了。
3 ~% }7 Q* u" G3 [
! P+ w x0 `& T2 m( `) m/ N$ [0 s作为“代亲属”的非盈利性组织应运而生,也是一种对策。" x2 _) W% m$ T0 g7 T% T
6 X/ A+ u3 v& g5 [0 V
刚开始读时,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为什么非要构建有关联的圈子,节目组花这么大的成本去关注和报道又是为了什么?
) u7 f4 R6 E, r: h! u# p8 f. p$ |* t; X4 z+ C& y# `1 _
这是时代在交替变化时的记录,也许是警醒。2 \# i) |3 z9 d" |" S: ]7 v
) B6 i7 U+ z y3 o2 u( i( y在展示独立生活的人到孤独时,是不会轻易表现出来,或是又有新的孤独方式又被捧上了高地。
" y5 H% a, X( E4 H {$ @
: u( i) R' W8 E1 h5 y8 v5 k S作者是日本媒体人,是有一点文化差异,但可读性还是蛮高。- u; d% V) u) J5 A
) C; `( l0 L2 c/ g/ C' D) k
7 n& [* J' U" f* h4 O! ^- b; v
* \" @# h d' m2 k& b: [4 Z本贴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2439-1-1.html
3 X- n2 {1 d6 a- U6 Q3 F* y$ K- \0 A9 F; p0 h
9 k* s8 O9 v# g- ~
原文地址:douban.com/group/topic/1891456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