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鸣 H8 p2 A+ `+ }* x3 c# Y! K
- L$ E/ e* E* _今年的中科院的院士评选,在初选阶段,此前呼声极高的北大著名的生物学家饶毅就出局。饶毅回国前,在美国西北大学任讲座教授,系这些年回国的海归学者中的佼佼者。他的落选,在网上引起一片惊叹。随后,饶毅宣布,从此以后,不再参加院士的评选。
9 ?# d) j$ ~( R; ]: h3 H1 c: B+ x, f5 t! q m% |
其实,饶毅的落选,在某些人看来,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此前他曾放言批评中国的科研体制,说科研基金的取得,不是靠科研,而是靠走关系。甚至有人说,饶毅的落选,是有关部门施放的一个信号,任何一个科学家,无论你多有实力,科研做得多么好,都不能随便得罪体制。
) t; r$ w2 F% q' l
) p9 o+ u0 N$ l. `# ]* _1 ^, _其实,在当今之世,饶毅这样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人,无论说没说过得罪人的话,想要得到院士的殊荣,恐怕都没那么容易。得到院士,跟取得基金一样,要走关系,而且是更加复杂的关系。% X: L, m3 x& F; {
- z. [& Q3 m% f$ n0 O, l/ D5 D
虽然说,现在的中国,得到院士的头衔,跟争取到科研项目一样,都得经过专家的评审,先匿名,后实名。从理论上说,主持事务的机构,说了并不算。似乎不能说,某个人得罪了有关部门,他就别想评院士拿项目了。但是,里面的人都知道,这些机构的那只看得见的手,依然起作用,而且作用相当大。
. |7 e4 d7 f% e& o6 ]9 I$ X0 m. n0 @ Q( Y7 ?0 D( p+ \0 U# \- _0 Y
道理很简单,在当今的中国,无论大学也好,科研机构也罢,本质上都是衙门,而最高的科研行政机构,就是衙门的衙门。衙门里,通行的是权力逻辑,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权力。在这样一个权力体系里,要得到好处,第一,不能得罪人,必要时,还得拍拍马屁。, S2 T# ~$ i8 e' H
* Z2 H2 B' \$ O
第二,要懂得如何运作。如果饶毅既得罪了人,而且他和他身后的北大,又没有很好的运作,那么,饶毅的落选,几乎是无可怀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饶毅无论学术做得有多好,来头有多大,参选院士,恐怕都是自取其辱。0 h. U! k- O. ]/ G; H$ E3 F
; {8 d4 E6 Z6 A' W Q现在的学术体系,要想得到什么好处,无论是获奖,拿什么江的学者头衔,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基金的科研项目,单位评一级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等等名堂,都得运作。两院院士是中国学术界金字塔的塔顶的桂冠,个人得到了,祖坟冒青烟,单位有人得到了,单位蓬荜生辉。+ N) u* L4 K/ Y8 P% h" k+ _# w, J
3 n' w( M4 \0 A! |; P$ |" }
一所大学,对外宣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说自己有多少个院士。这样的桂冠,凡是有实力的单位,都会力争的。跑关系不劳评选者个人,单位就出面,甚至组成专门的班子跑。主持的机构当然得打点,工作做到家。有可能做评委的人(一个界别,也就那么些大佬,谁能做评委,猜也猜得到),肯定挨个跑到,个个拜到。这样的运作,具体有什么内容,大家都懂的。8 K( [, z1 c: ]1 e
7 S, v- m6 o U7 `
就这样,学界变成了一个关系界。饶毅的落选,只是把这个关系界的面目暴露得比较清楚了而已,这里,认人,认关系,认……好些别的东西,就是不大认学术。跟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场一样,学界的逻辑,也是权力,权力的运作,权力技术的操作。而所谓的学术,只是评审时的点缀。一个大学,评职称时如此,一个科学院,评院士的时候,也是如此。' D2 O! U7 g. J9 p( L+ _5 }, ^
; m9 X5 }$ g. ^4 x- T中国的院士,自打民国时的中央研究院开始,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开始的时候,看学术,所以,民国时的中研院院士,个个都是学术大佬,无论怀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偏见,都不好说人家没学问。1949年之后,评相当于学部委员,政治因素掺了进来,好些学部委员,其实只是政治家。
8 W! A. Q2 j. }0 P, }! {, j
$ l+ D- h, x. b# x" P4 Y2 C现在,则变成了关系,一种衙门气,铜臭气混合的关系,这种关系,如果不是已经主导,也是正在主导着院士的评选。院士的评选,已经变成了一个权力的角斗场,为着自己的利益,去争夺这个本来属于学术的桂冠,借以获取更大更多的好处。
) s! H4 D; L5 Q7 b0 M# d, }* \5 Y0 V5 ?" J9 `7 I7 F
中国的学界,学术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了,但却一直没有形成良性的同行评议制度,而是放任行政力量操纵和主导。不仅不尊重自己同行中有价值的意见,连国外学界的意见,也不尊重,以至于把学术变成行政力量的婢女,政治花坛上的点缀。
) I2 }' Y/ R, N1 O& h& f, S' @" g& A5 Z$ e: z
科学无国界,学术无国界。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被何种意识形态控制,都不可能自说自话,关起门在称王称霸。凡是叫个学术的东西,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迟早都得国际学界较量。关起门来运作出来的货色,一般来说,是见不得太阳的。
$ F1 W9 x0 j& e, h6 x" k& k2 d! Z$ M
3 Z0 e& l+ y f+ g; N% X) l8 r据说,中国的科学界,已经有三个人评不上本国的院士,得到了美国的外籍院士了。这种事,估计怎么说,也不是中国科学界的荣耀,不意味着,我们的院士比人家的强。如果有一天,我们的院士,在人家那里视同垃圾,国人的脸,也就真的没了。
. |! i! b8 J+ `( P​! c, c K6 S4 {: s7 O
2011.9
6 h* A, T( s( E( V2 ?​
7 u" T# d( Z: T: w: `4 y
/ h( v; l7 E) S5 [9 D7 x本贴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2571-1-1.html, o U* Z5 f& G" L! J3 @
h- x" s" v; p' E4 H3 `
- g. }0 C- ~: d- P# R, Y: z7 W
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