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颂网(New Soul)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纽颂网(New Soul) 门户 时评/社评 查看主题

邯郸初中生杀人案:那些未被说出的

发布者: 匿名 | 发布时间: 2024-3-20 10:53|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邯郸初中生杀人案:那些未被说出的

邯郸初中生杀人案:那些未被说出的
( X$ W$ A4 m* R4 N0 X. H1 c0 ]

, q" k. ]/ B7 n  |文/张3丰9 D, e. v5 y+ g) f. k. o+ s( @

! m0 F. {( ~9 x# h% R- R孙立平老师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评论了邯郸初中生杀人案。他讲了几个故事:一战中有士兵要向敌人射击的时候,发现对手在撒尿,他意识到对方和自己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就下不去手了;有一只狗在路上,看到同伴死去,久久不愿意离开。3 E" t  ]# H( A' r3 t

, c. W6 @" j9 m他的意思是,战争这种极端状态下,人都不会这样坏;而有时候,动物甚至也有恻隐之心,那么,那三个小孩是如何下得去了手呢?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这样的人?1 l. c! V% [, u& l* }
. W. w$ D7 N0 y8 w  [
很可惜,他只是发问,没有给出答案——可能是出于谨慎担心删帖封号,不想说太多。
' X2 ]# Y/ ]) F" K; l" I  I" m6 N
( M+ o6 }) E5 a: m: g; b$ f/ [对这次杀人案,网上舆论集中在一点,那就是要求判这三个凶手死刑,虽然他们只有13岁。我不反对这个诉求,尽管在法律上还存在障碍,但是在中国“特别恶劣”“影响极坏”的案子,也是有可能“例外”的。1 M8 m3 S3 Y, U, G* p2 X% h
# K" [0 i- V/ f
有人有求惩罚凶手的监护人,我也支持。总之,我对凶手没有任何同情心可言。
/ l, G" [% ?9 t/ d- ~0 D! e) X3 c3 J5 H
但是,我也认为,包括我在内,要求赶紧“杀掉这三个凶手”,除了是“朴素正义”外,也有一个因素:我们无法理解这三个小孩,也不想理解,我们甚至有一点恐惧,赶紧把他们除掉,让这个事情赶紧结束。* G7 H9 {. o1 l4 X3 p

9 Z. N( z! Z$ l! t$ o说到底,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意外,一个偶然事件,世界上没有他们,就还是一个好世界。8 E" F9 p7 q$ ^& G% M% d

$ `, v# Y; i% f- R% |那个初中的校长,也是这样的认知。事件发生后,受害家属找到他,他说,“(杀人)这只是意外”。昨天央广网的记者找到他采访,他说,凶手中有一个成绩其实挺好(前十名),完全没想到他会干这样的事。
; |. c6 C7 s1 A
- r$ D3 t6 t' z9 `# Q校长一定不是在为他们辩护。他可能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个事,难以理解,也不想理解。这次凶杀案,媒体比较努力跟进,我们也多少获得了一些信息,警方也及时披露了一些内容。
0 w: q* {- \/ h8 s2 k! z+ Z. Q! j( g" ]* A# \. v: I3 R
三个小孩是分两次去挖的坑,坑深0.56米,不是传说中的2米;三个13岁小孩,分两次去挖,工作量不是太大——这个细节,其实只是说明,他们是有预谋的,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 O' d$ `' m

# \, K& n% w  }% q' S1 x+ ~有预谋的杀人,而且手段凶残;完事后三个人还像没事人一样正常去上课,有一个还是受害人的同桌。至少在案发之前,他们在教室里看上去和其他人一模一样。# {% f) r( f/ o- M! D
6 M: V) ]: ?* D. q4 M1 n# m
真正让我感到恐惧的是,就是这种若无其事:剥夺其他人生命,没有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冲击。作案手段凶残,受害者的挣扎也对他们没有触动——他们似乎失去了“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
7 _2 Y# J5 b" s1 Q' o  P+ g2 Y4 K0 j9 C7 ^
孙立平老师讲的故事,也是这个意思。人和动物,会对同伴有恻隐之心,能够感受到对方的痛苦,这是一种能力。
1 [. M3 c: A6 }: s- q/ _# ^7 ?' R
; V. [& M- ^" q1 L+ R# k! |3 g  }但是,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吗?现在看来,至少对人类而言,这不是“生来如此”,而是后天也就是早期教育塑造的。  J$ `( Z  k! r  b0 O8 j' x7 c7 N

6 {  _9 F% R0 W: N7 n$ [0 t/ r这次很多人都谈到留守儿童和父母分离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几代中国人的“情感反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如今留守儿童普遍都有智能手机,游戏和视频代替父母,更多陪伴着他们。/ }. T  v3 {0 E6 a

' W1 Y+ o% h6 _2 |" p, o: t2 M很明显,电子产品带来的冲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手机里的“杀戮”,只会让人痛快,而不会让人感到痛苦。
! y* f  q' k! W& N  k+ ^; ]+ S( H( C5 C4 ?% r
其实我很想看到媒体报道,这三个小孩平常玩什么游戏,看什么样的视频,他们这个“小组”,是在模仿什么,要“实现”什么?说得残忍点,与其让他们赶紧死掉,还不如进行更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他们真的是全国初中生的异类,还是和大家都差不多,只是“普通的孩子”?
6 ~" A& B1 x0 d( T) ^) i; D$ \
  L9 A, v6 I  L% t0 V我也像孙立平老师一样,发出了疑问,没有给出答案。这是因为现实中有一个屏障。3 z! d; ]# F9 W) \

* t0 J, w& \% M, h5 A# }# }7 m* [我们这个社会对教育和儿童都非常重视,过去几年,每个学期开学,网上都有中小学生自杀的帖子,但是没看到报道,更没看到有质量的统计和研究,因为我们认为这种事公开了不好,关于青少年的信息,应该更谨慎地管理。
. y+ Z+ n; m& f9 B. N; o% O' k
/ ^% A$ y7 s) x: y; s8 y对此我有相当大的疑惑。过去,我们是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认为自杀和犯罪事件可能会引来效仿,从而尽量保密。实际上,初中生人手一部手机,他们什么都知道;他们甚至有自己的“少年社会”,而成年人却还在“掩耳盗铃”。
, a0 ^+ h% I, r1 u0 z( c
" t9 b9 Q5 _: @! b8 x! E7 N4 R: t或许可以从这三个凶手开始,我们试着多了解一点,多公开一点。
6 O3 {- ?- ~4 [& G3 I/ K0 C8 f. c: c9 b& {* Z# M+ L% `0 v
本文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3282-1-1.html

最新评论

为兴趣而生,纽颂欢迎您! 立即登录 一键注册

QQ|排行榜|手机版|小黑屋|帮助|纽颂网 ( 京ICP备********号 )

GMT+8, 2025-7-12 08:49

Powered by Discuz!

© 2019-present New Soul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