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鸣
9 n, J N/ e! z3 F* Y) D" K* E+ n" l+ Q6 O! t
我的11位来自安徽的同仁,给新上任的教育部长写了一封公开信。问我们的新部长,该如何解答钱学森逝世之前念兹再三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看来,跟钱老有同样疑问的人,还真有几个。$ G5 ~7 s2 f: J5 m) v& ^
. U& ^( `* `( O+ ]/ l# A7 V, `
其实,钱学森问题,有点类似小沈阳的口头禅——“为什么呢?”发问者自己肚子里是有答案的——因为我们的学校,没有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倒更像衙门。至少,我们现在的大学,是比衙门还要衙门的所在。( G8 H- }2 B" R1 a) v' i- b" p
2 \3 q9 m$ H9 \6 y# l8 K这种地方,可以出数字,比如招了多少学生,本科、硕士、博士都翻了几番,大楼新盖了多少,最新的设备进了几许,还可以催出大量的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SCI论文,以及车载斗量的课题。可惜,就是培养不出像钱老那样的杰出人才,也产生不出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唯一可以吹的,就是数目字上的光辉。
7 @+ F6 K* p! ~
1 @( a! h# p4 B6 q7 s' [+ V造成今天这种局面,无疑教育部要负很大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大学衙门化,行政化和官僚化的泛滥的困局,其实是教育部挟大笔的项目投资,凭借行政权力砸出来的。一边是胡萝卜,一边是大棒,听话,跟着教育部的指挥棒走,就给胡萝卜,反之就给大棒。环顾整个中国,唯有科学院管的中科大敢不买教育部的账,别的大学,即使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巨无霸,也只能乖乖地服从命令听指挥。" u2 w# @. _- n- `: d; {
" N6 j1 p+ S% K8 S
我的11位同仁,之所以给新任教育部长写信,无疑是期待新部长改弦更张,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源。不再过分迷信行政权力,迷信压力体系,迷信垄断性产业化的威力。让教育家来办学,按教育的规律来办。
A0 x7 J% J2 {; W
- i3 R$ C/ ^2 |0 v不要继续让学术成为行政权力的婢女,把校园从官僚的衙门,回归成教授和学生的园地。让朱清时这样的校长,真正办几个规划中的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那样的学校,别让所有的大学都是一个模样,所有大事,都由教育部一手抓起来,害得中国好像只有一所大学,教育部大学,各地的大学都是分校。" ?, M& m1 I( C. d. L
/ t! F: S7 u2 v3 m4 k7 r. A! n/ F' j# B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年来,当教育部成了行政化的头羊的时候,各个大学都在跟着走,各个大学的校长院长们,都纷纷把自己的那块领地,修建衙门,顺理成章地把教授打成了衙役。在行政化的道路上,跑的甚至比教育部还要快。几乎没有听说有哪个校长,有过哪怕微弱的抵制,包括现在一些似乎很敢言的校长。/ N4 k1 {5 V, k+ z3 J' ?
- x) _! u4 i& u0 M1 W同样,我们的大学教授,虽然有些人肚子里有点不高兴,私下里会有几句腹诽的话,但是,也没有多少抵制。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大牌教授,似乎还乐在其中,很是享受行政化的好处。好处真是不小,大笔的项目资金,大把的课题,大堆的走穴讲课费,还加上学校里一顶又一顶的官帽子,奖励,荣誉,光环。& y# v8 `& j% p: f) ^) p" {
9 A9 S8 N0 Z4 i. L
从事教育的人,眼睁睁看着行政化将自己从事的行业毁掉,不仅不心痛,而且还高兴。这些年,如果全国的大牌教授都能发出自己声音,一起抵制这场行政化的运动,而不是参与运动,做优秀运动员,我想,可能局面还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 H; f! m% d3 s8 _: B7 `% \
+ ? |) C( E: C+ }$ L& c
所以,在我看来,回答钱学森问题,所有在教育领域里的人,官员、校长、教授,甚至包括学生都有份。在我看来,尽管罪魁祸首也许首推行政当局,但还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宝,都压在教育部身上,如果每个人都能答好自己那份答卷,我想,钱学森的问题,是有解的。
8 t: d9 M* h) U8 w6 I. q) H' T6 S j8 \: }
2009.11+ _4 G! J) O5 U5 @
$ K7 v! j% q* I1 I本贴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2341-1-1.html# o6 V8 q2 s0 b- h
8 Y/ A+ k& p1 S0 C; J
G. B. s7 C/ D9 _
原文地址: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0gfho.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