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颂网(New Soul)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纽颂网(New Soul) 门户 时评/社评 查看主题

不管怎样,都要活出人样

发布者: 匿名 | 发布时间: 2024-6-2 22:45|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8 P9 [1 V5 _' X4 j文/维舟8 j; K! I4 B: u! a' _2 }- D6 ~

( U$ ^( e. L' J
“一个人可以吃苦,但两个人不可以,因为会觉得自己的苦,都是对方带来的。”

, ^$ k" |1 f2 Q% I0 n% z2 D; u
最近流行的“奥德彪语录”,看到这一条时,真让我忍俊不禁,但旋即又有几分说不出的酸楚与感慨。是啊,苦过来的人,谁不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感觉?
在太多家庭里,“吃苦”带来的远不止是物质匮乏本身,而是一种难以缓解的紧绷感,能克制住不把自己吃的苦归咎于家人,那就已经是极难得的了。
% I. t' P2 h. M! j5 q1 L, `
中国人能摆脱这样的日子,达到温饱,其实也就一两代人的时间,但如今,时代的风向又变了,看看周围,几乎都是“消费降级”的迹象,而那首先就意味着节衣缩食,砍掉不必要的开支,但我们就只能过穷日子了吗?

$ i: T0 E; d) s) c2 c
中国人的“穷”不只是“没钱”,而是一种心态、一种处境。我们父母那一辈,从小穷惯了,就算后来手头宽裕,也还是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因为他们怕万一,缺乏托底的社会福利,让人们没有安全感,不敢花钱。
+ J) c) x/ g( o0 n/ R
汉字“穷”原本不是指“没钱”(“贫”才是这层意思),而是指处境艰难、没有出路。“穷”的反义词原本不是“富”,而是“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人穷志短”、“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都是指身处困境,却并不必然是因为缺钱;反过来说,即便困窘,但如能泰然处之,也能享受到精神自由。

* [5 q2 Z) P2 S" a
我们现在的问题,恰是在丧失安全感的情况下产生的自我限制,曾有一位朋友和我说:
8 |$ N7 G  @0 s1 h' o& f4 ^
我觉得财务自由,首先得精神上自由,哪怕是自己一种错觉的精神自由。2019年之前,我感觉对生活很有掌控感,对未来也很确定,那时候的积蓄比现在少,但是花钱还挺“自由”,现在经历了这三年,虽然整体的积蓄比那时候多了,但是精神更保守了。用我妈的话说——我看你现在活的还不如人家一个月赚4000块的。她指的是我在花钱的“自由”方面。
- T" l6 Q; M* A6 A- b
( _, p& {* n% J/ a+ p* X, o# G

- X) ]$ V' {+ Z, l
时代如何,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但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对自己好一点,不至于陷入困窘之中,好歹自己的人生要好好掌控。
" S# Q% @: H6 j( A2 V: Q
章诒和曾写过,康有为的外孙女罗仪凤,即便在1960年代那么艰苦的岁月里,都能自得其乐。手头是紧,但喜欢吃的腐乳,什么王致和豆腐乳、广东腐乳、绍兴腐乳、玫瑰腐乳、虾子腐乳……每种都买20块,一种放一个铁盒,买的时候向售货员多要些腐乳汁,然后用来抹馒头吃。

- V& f6 s9 Z$ H8 z5 z# e' b
她说:“小愚,我要告诉你,豆腐乳买好后回家的一趟路,才是最累的。因为六个铁盒子一定要平端着走,否则,所有汤汁都要流出来。为了减轻累的感觉,你一路上可以想点快乐的事情。端铁盒走路一定要挺胸,如果躬腰驼背地走路,你会越走越累。”
7 D2 G3 R$ l9 `/ e7 p1 u, e

9 O+ x" _/ C( H+ ]" S0 H/ O* `
说罢,她捧起装着铁盒的布袋,昂首挺脑地沿着餐桌走了一圈。那神态、那姿势,那表情,活像是手托银盘穿梭于巴黎酒店菜馆的女侍,神采飞扬。
" V& U: z0 E" A) P, |+ q# b! @9 J
陈丹燕笔下的郭婉莹也是,遭遇变故后,这位曾经上海永安公司的四小姐,不得不挖河泥、挑水泥、洗马桶,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弃:

& L6 M. ~( k7 `8 d& v
“住在不足7平米的亭子间,没有蒸锅,她用煤球和铝锅蒸出美味的圣彼得堡风味蛋糕;没有贵重的美式烤箱,她用铁丝烤出松脆可口的面包片;没有精美茶具,她用搪瓷缸子喝自制下午茶。”因为在她看来,“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 I; V5 ]! h3 b/ P3 t+ C
那年代同样生活在上海的郑念,在她那部回忆录的开篇就写:“唉,为了这个家,我真是费煞心思了,我力求让它成为我们母女俩一个温馨舒适的安乐窝,以使我们得以在这个越来越无产阶级化的城市里,多多少少还可以按照我们的品味度日。”
9 `0 S0 t  E7 J, Z  T; W# Z. C+ B
品味,在这时候可不是不必要的奢侈浪费,而正是为了保持生而为人的尊严、格调,那是一种决心:不管怎样,都要活出人样。
, }% f) @! {- E0 V/ r
芍药 (沈书枝摄)
3 V/ F9 v+ D4 @5 f& V  q
我的朋友沈书枝,前一阵也在豆瓣上发了一张照片,书桌上是她新买的芍药:

6 [6 [7 `. q5 m# K! A
我的芍药实在是太美了,而且它们带回来那天晚上就盛开了,昨天一天盛开,今天早上起来,它们还是像昨天一样完好无损地盛开着。这种幸福是身在北京这种空气沙漠里的人可以拥有的吗?因为空气太干,鲜切花在屋子里状态好的日子基本只有一天,这几年我几乎已经不买鲜切花了,除了最喜欢的牡丹和芍药每逢花季还买一买(这也是我为什么开始在屋子里养蝴蝶兰的原因),其他全怀着不要再浪费钱的心态碰都不碰了。总之早上我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加湿器打开,心里喜孜孜的,昨天早上还有的那种后悔自己乱花钱的微微自责全然没有了,毕竟一年里我买花的日子也没有几次。
; t" z2 B( Q" h5 h
写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像这样在困窘中坚持“活出人样”的,我能想到的这几个例子全都是女性,也许对女性来说,这更具有存在论的意义——我们要的不应该仅仅是“活着”,还应该“活得好”。
' N1 h8 e7 {5 s
当然,老上海也有一群“老克勒”,哪怕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生活也得讲究。我大舅舅就是,他虽然大半辈子都住在狭小的老弄堂阁楼里,只是普通工薪阶层,但我记忆中他对饮食一直很在行,很会挑有品质的东西,还不厌其烦地教我着装礼仪。

( g9 M' y2 p8 q: g, h
我没有大舅这么懂行,但如果时代再轮回,那这样的生活态度我是认可的。对于并不宽裕的普通家庭来说,“活出人样”是必须精打细算的日常实践,但在生活里也要给自己保留一点甜——自己真心喜爱的吃的用的,还是买想要的,其它的省点行。
; p, l7 `9 n4 ]. q7 Y# j
现在带货,我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尽可能去找一些好物。你有兴趣也加入看看,那至少可以多个信息渠道,当然是不是需要,那都看你自己。
想加入的话,请添加下面的微信,口令是“有些话我听不进去”,两三天内会收到邀请:

. G( s% k: e8 W8 x
0 z; c( p; W. q" T$ j5 X1 g, a+ t3 a" v" u! n: B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7aYwLTpAH9aPlh5XBWOZJw
' ]6 E6 l$ U* T本文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3302-1-1.html

最新评论

为兴趣而生,纽颂欢迎您! 立即登录 一键注册

QQ|排行榜|手机版|小黑屋|帮助|纽颂网 ( 京ICP备********号 )

GMT+8, 2024-6-23 10:43

Powered by Discuz!

© 2019-present New Soul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