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3丰7 P/ w2 d+ G, F T! q
' j4 [/ u2 F& n# s* G M6 O2 v
6 r( d( F7 b) g/ G8 Z( k% `
最近写了几篇哥大学生抗议观察,基本上停留在对运动本身的观察和评述上,因为对巴以问题,自认为比较无知,没有评论的能力。
@. k6 J0 G) }# ^! i/ |$ e. K- W如果说世界上还有机构有这个能力,哥大也许是最佳之一。
! y$ Y) i" S5 p$ s( g9 {# s2 f据说哥大19个主要金主中,有11个有犹太背景。哥大有很多犹太教授,也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犹太研究。
4 m* \' r- M' n+ a+ H- }另一方面,哥大又是巴勒斯坦思想家萨义德的庇护者,有很多追随者,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问题,也有很多专家。
0 }9 r) {4 v2 q5 b- z所以,哥大历史教授马克-马佐韦尔在给金融时报的专栏中说,哥大的学生不是“问题”,而是在试着回答,这是有道理的。
9 q+ B/ v/ T- W5 [% d6 x要相信哥大学生的认知,要远远高于看短 视频为主的中国人。很多人看到一条短视频,不仅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相,也格式化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 S) x( q4 \0 q, u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位读者留言:“把他们(抗议学生)都送到中亚去………”
( H: r; S& z7 k这是惊人的无知和极权迫害综合症的结合,连中东中亚都分不清楚,却有掌握别人命运的热情。 $ @+ B" V* X0 m" O) e8 L: I3 { F5 e
很可惜这样看问题的人很多。相比之下,那些抗议的学生更有边界感。 1 `+ [2 l0 i% w, ~
在进入营地的地方,有详细的提醒。如果你是第一次进,还会有人给你讲解,比如要拍照需要征得对方同意。 ) j1 u; P9 c& Z3 {
他们有时候会祈祷,参加的学生不希望被拍到。有一位朋友举起手机,营地的同学过来提醒:不要拍,如果拍了也不要发社交媒体。 9 r1 x! f! |' _+ Z
他们不会检查手机,而是会相信你的承诺。这就是边界感。其实被大家诟病的纽约警察,也是有边界感的,学校和附近都没有摄像头,警方不得不出动两架直升机来“观测”。 " ~0 g+ V: y0 C5 j0 }9 H7 V$ ?

8 R n9 |! ]' |( V3 p4 e6 y( o 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细节:警察代表着暴力机关,但是有制度约束着他们,仍然有一个空间留给“社会”。 / V: I0 I X0 X
这种形态下的“运动”,不会可怕到哪里去。有不少朋友提醒我注意安全,其实哥大是纽约最安全的地方了,至少比地铁安全很多。 0 O4 X* _$ Y2 }$ g( P
哥大有免费的“校园滴滴”在深夜接送学生在附近三公里内活动,你甚至可以让学校派车接你去“运动”。
2 i- X* x2 d8 l+ A& D- l) C# b7 t在学生营地的旁边,巴特勒图书馆灯火通明,那里可以通宵学习,当年奥巴马就在那里打地铺。搞运动和期末复习,其实可以兼顾。 _; |% A; O5 ~+ |
有中国家长很困惑:天天搞运动还学习吗?其实这样的抗议行动就是最好的“课程”。人们在这里学到的东西,不比课堂少。
3 d1 A0 I' O* O7 t% }一位教授有几个学生就在营地中。他去看了学生,被营地的秩序和有爱感动,告诉学生:我这门课的学期论文都可以晚点交。
M( [+ L5 M# E+ I& m那些每年花10万美元 读书的富家子弟,关心世界和遥远地方人的痛苦,苦苦思索答案,甚至愿意付出代价——可能会被处分,也可能遭遇警察的铁拳。
# o. z1 u# w( _. S相信我,这样的“富家子弟“将来大概率还会是富人。 2 i: k$ w+ b5 o" K+ X; Z
* v% B; c ~7 |. I( q8 u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GEzjjpd6l4KX-2iZ6Hrrg
9 O# B S. z; @" ]8 R/ s; h1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