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鸣
# o3 S! \0 k8 \% \8 k- R
$ H# m. `. `% l* |, v- ?过去,人们管不用剧场在街头演的戏,叫活报剧。抗战时期,经常有人演了动员群众参加抗战。比较出名的一个剧目叫“放下你的鞭子”,据说,演到动情之处,经常会有观众忘了是在演戏,没等另一个剧中人上场,就冲进去断喝:放下你的鞭子!现在,这种活报剧已经成为历史了,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这玩意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在现实生活却很可能被组织进另一种活报剧,接待活报剧。
! T2 f* b( O6 W, } h$ t( n. J
" ]" i$ n" @. O+ o不管哪个大学,或者中小学,只要有大领导前来视察,学校就得组织人演戏。不算排队欢迎,开会鼓掌。领导所到之处,去了教室,里面的课是事先排练好的戏,去了图书馆,里面看书的人是事先组织好了放在哪儿的,连领导可能的问答,都演练得精熟。
7 S- I- D+ Z8 E- ?; w
3 G/ v3 k: ^7 }8 i如果领导去了食堂,里面打饭吃饭的学生,都是预先排练好的,自然,食堂那天的饭菜,肯定物美价廉。记得有一年我们学校也来了大领导,事后我们院党委书记总结工作,讲成绩的时候有一项就是组织吃饭,由于我们的学生演得逼真,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I9 {* t7 p7 ]6 E
& i& B; m# m8 N& k) z这两天,河北省省长到河北工业大学视察,光临食堂。事后有学生发帖,说有预先的演练,而且视察时食堂的饭菜都质优价廉。河北工大居然好意思反驳,说根本没那回事,害得我们都有点好意思了。如果河北工大真的没这样演戏,那可就是奇迹了,这样的奇迹,即使学校方面有这个胆量,有关部门也不能答应的。
2 X8 [4 A( J' X; V+ J3 V) R3 D- q) w; B# M7 n2 {; L0 U; n% [
在中国,给领导在剧场外演戏是一个传统。刘邦做了皇帝,把父亲从乡下接到宫里,父亲感觉很不自在,还是喜欢原来的乡里生活。于是刘皇帝生造了一个新丰市,里面买卖加上斗鸡走狗一切如旧,但实际上已经是在演戏。刘邦这样做,还可以说是在尽孝,后世的皇帝,让臣子在地面上演活剧,都是为了满足自己。+ O$ b7 d+ h2 ]. Y+ m$ b
+ M" l _7 Y* Z5 X# v
南朝的东昏侯,隋朝的隋炀帝,都干过这样的事。一直到清朝,还有著名的苏州街,里面的街人,从买的到卖的,都是宫里的太监。至于皇帝出行,张灯结彩,黄土铺路,粉刷墙壁,是为了让皇帝舒心。
# y# V, o6 }0 Y9 r' `1 \
# U0 l, g6 I: m& T* n而皇帝要体惜下情,接见乡绅父老之时,也都给安排好,衣衫褴褛之辈肯定早早就赶得远远的,而且绝不容许有哪个二杆子出来,说上两句不中听的话。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皇帝所见的各色人等,就必须有人扮演,扮好之后,还得事先排演,这样,才不至于露馅。8 s9 S) e7 [. E* a3 Y/ A
: F9 G8 f4 x3 `5 m4 P# r
从古至今,活报剧就这么演下来,一代复一代。只要领导足够大,戏就一定演的足够像。领导所到之处,沿线所有可能出现的地点,所有可能出的情况,都事先安排妥帖,有一批训练有素,演技精湛的“演员”等在那里。故事讲的漂亮,话说的明白,领导要什么,那里有什么,想听什么,人家讲什么。0 [) R/ B( I7 G
1 [0 W2 L5 j4 S" Z* |记得当年视察我们学校的大领导喜欢唐诗,我们学校就安排了一群人专门在图书馆读唐诗,读跟唐诗有关的书籍,安排专门研究唐诗的学生,恭候领导到来。别说自家的领导来是这样,连外国来宾,甚至台湾的朋友来,只要级别足够高,也要事先安排好人,演练整齐。每个演讲外宾场合的提问者,差不多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连提的问题,都是事先老师给拟好的。* ^6 {) c" `& Q$ z4 t3 Y
$ _8 j% K Z# b3 e3 }5 I
本文链接:http://newsoul.xinzengwj.net/thread-2069-1-1.html
, p `# O. u$ v" f:
2 ^) e& _7 P1 X; Z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18fi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