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鸣
尽管春晚过后央视的民调还在对春晚叫好,但地球人都知道,这些年的春晚,是一年比一年地出力不讨好。在网上,已经基本变成人们嘲弄的对象。以至于有人说,春晚的娱乐功能,往往体现在晚会之后。 其实,不用十分留意就能看出来,春晚实际上一直在设法讨好民众。不用说,所谓贴近民众,一直就是春晚的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今年的体现,就是找了三个草根,旭日阳刚组合和西单女孩上台,再灌进大量不由分说的网络语言。然而,这样的刻意贴近,被贴近的民众并不买账。被请进去的草根和草根语言,就像被硬拉进宫廷的灰姑娘,宫廷还是宫廷,让老百姓不喜欢的宫廷。 说到底,春晚并不是一台让大家乐和的晚会,而是一个政治任务,一个寓教于乐的政治场。进去的人,无论如何都放不开,缩手缩脚,死绷着。其实,寓教于乐固然是古人的一种说法,但真正实现的寓教于乐须得是无意中的,如果有意为之,教就是教,乐怎么也进不来了。 试想,古代的戏剧,的确相当部分都是寓教于乐的好标本,但有哪个是政府操作的?还不都是民间草根的杰作?连士绅都很少参与,原本无非想玩一玩,结果顺便把教化的内容揉进去了。说到底,在百姓看来,春晚就是他们的一个大晚会,大家放松一乐,然而,操办的人,却越来越正经,憋着劲儿想给大家上一课,而且这个课还得在说唱中上下来。从根本上,就跟老百姓的感觉差了十万八千里,再怎么贴,也贴不上。 再说,语言类的节目,从春晚问世,就占了大半壁江山,人们每年都对此有很大的期待。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语言类节目,不能讽刺了。就我的理解,从古至今,相声小品,如果离开的讽刺,就没有了灵魂。古代的宫廷演出,优伶们尚且可以讽刺朝政,皇帝都可以优容,我们现在居然任何人和事都不能碰了。 所有的节目,只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找包袱,题材之局促,思想之干瘪,不言而喻。最关键的是,这样做,根本就远离了民意。老百姓一年下来,多少会有些怨气,有些不平,借春晚节目看人讽刺一下,自己放松一下,也就释放了,想让人家笑,又只能另辟蹊径,还不能三俗,从无聊中找有趣,硬编误会,强推误会。偶尔一次两次也许还行,时间一长,次数一多,求人不反胃,也是不能够的了。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 金币 才能浏览
|
Powered by Discuz!
© 2019-present New Soul